您好,欢迎您访问鹿城文明网!今天是:
投稿邮箱: wzlcwmb@163.com 滚动新闻:

鹿城文明网您所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鹿城文明办  ->  文明时评  -> 正文

【重读抗战家书】重读抗战家书就是重拾抗战精神

2015年12月17日 来源: 作者: 发布者:鹿城区文明办 字体:

  为巩固和扩大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成果,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中宣部宣教局组织编辑了《重读抗战家书》。日前,该书已由中华书局出版,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发行。(中国文明网)

  历史的光阴已经远去了,经历过抗战那段岁月的人们也已经逐渐老去,虽然留不住时光的记忆,但是精神的力量却依然不朽。七十年前的战争湮没在风尘中,但前辈与祖先的名字依然镌刻在荣光里,战争虽已远去,但是战场上留下的家书即使在现在,也依然能嗅到当初的热血与决绝。

  这是一封未曾寄出的家书,与其他的家书不同的是,戴安澜将军未曾将家书送至家人手中,便带着数万将士的希望,以残身之志战死在异国他乡。“黄埔之英,民族之雄”这是周总理的悼词,也是亿万同胞的心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在异国的土地上,拯救了无数生灵的中国军人却没能走出那片茂密的热带雨林。血战八年,倭寇的铁蹄践踏祖国的河山,戴安澜将军带着使命开赴国外战场,跟随那封未曾寄出的家书一起留下的,还有他年轻的生命。

  “为国战死,事极光荣”这是戴安澜将军家书中的遗言,中国军人的精神品格里历来有马革裹尸的传统,在这样一场关乎民族存亡的生死战里,戴安澜将军用一个中国人最崇尚的方式进行对国家的救赎,即使最后没能实现,也不失一个军人的气节。即使在最危亡的时刻,戴安澜将军也不忘秉持中国军人的品行,“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团长战死,营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即使跨越时间间隔,也能从这样的字里行间里体会一个铁血军人以身殉国的决绝和一片赤诚。

  作为一个军人,戴安澜将自己的全部奉献给国家,战场上的英勇来自于扎根内心的信仰和卫国效忠的使命,我国数千年来未有此劫难,作为军人,谁都无法独善其身各安天命,心怀家国天下和儿女情长才是真正的有血有肉的中国军人。在未寄出的家书中,戴安澜将军所寄托的不仅是一个军人应有的热血与激昂,即使在离祖国更远的地方,心里始终都将国家的兴亡与荣辱寄于一身而念念不忘。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国,在为大国效忠的时刻,也不忘心念小家的幸福,这才是戎马一生的骄傲所在。

  对于国家,戴安澜是军人、是一师之长,但对于家庭而言他又只是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角色,让人唏嘘更让人倍感幸福与温馨,在战时亦或是和平时期,这样的温情又怎能不让人羡慕与垂涎。七十年前的的出兵,奈何命运不合,只为挽救民族危亡的出征变成了再无归程的诀别,在深陷泥潭的战事中,滋生了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和百折不挠的抗战精神。艰苦卓绝的战争我们无法体会,更无法言之切切,但是身体纵然已腐烂,历史纵然已消逝,可是精神却会永垂不朽,这样的精神怎么不让人为之动容?

  我们为这样的英雄嗟叹,更为这样的精神折服,在重读抗战英模的家书中,我们体会到的是全新的精神力量。也许那段经历被人铭记的不多,但是家书背后所蕴藏的精神却可以永存,在现在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延续性。(程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