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鹿城文明网!今天是:
投稿邮箱: wzlcwmb@163.com 滚动新闻:

鹿城文明网您所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鹿城文明办  ->  新闻中心  ->  乡风文明  -> 正文

【温州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典型交流材料】立足基层 服务群众 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鹿城区七都街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实践
2014年05月05日 来源:鹿城区文明办 作者: 发布者:王珈璐 字体:

  七都街道位于鹿城区东部,是瓯江下游的一个岛屿街道,辖区面积23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2.7平方公里,四周江岸线17.8公里,岛内土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是浙南著名的侨乡。下辖6个行政村,户籍人口11935人。近年来,紧紧围绕建设“文明七都”这一目标,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呈现新的景象,推动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是浙江省文明镇(2011年名称调整为街道)。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以“创魅力之岛,建幸福七都”为切入点,结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重点,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

  (一)制定措施,落实责任。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街道办事处主任、副书记任副组长,党群办、城管办等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设各项规划,具体实施举措,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列入街道党工委重要议事日程,党工委书记亲自抓,各村党支部书记具体抓。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利用召开会议、集体活动等方式,经常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政策宣讲和思想动员。

  (二)强化目标,落实到位。将文明创建工作纳入到全年目标管理考核中,把各项任务细化分解,责任落实到科室、社区、村,并建立包片领导责任制,一包到底。

  (三)面向群众,广泛宣传。采用标语、黑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新经验。面向群众开展农村新型生活方式教育,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现代文明意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村干部的教育引导,使其成为文明道德标兵,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领头雁作用。

  二、突出特色,探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路子

  针对七都侨眷侨属多、留守儿童多、独居老人多,文化娱乐少的特点,加大为民送文化、送服务力度,打造特色服务品牌。

  (一)创成“侨界留守儿童快乐岛”。针对侨界留守儿童,在规范化建设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六大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增设留守儿童服务中心,形成“6+1”特色服务平台,并被评为鹿城区十大服务居民好做法。一是在留守儿童服务中心每周六下午及暑期一个月,联手温州大学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以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主题教育活动,提高留守儿童学习、生活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快乐成长。二是与温州大学统战部结对开展“凝心聚力、共同发展”系列活动。通过结对互访、送温暖、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进一步丰富侨界留守儿童生活。

  (二)创建“空巢老人幸福岛”。针对老年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增强老年人安全感、归宿感和幸福感。一是提供日间照料和休闲娱乐服务。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康复理疗服务,并定期开展义诊、健康养生讲座、文化娱乐等惠及老年人的医疗保障休闲服务。二是开设亲情视听室。针对老年人思念在海外工作生活的亲人,又不懂电脑视频等实际情况,安排工作人员指导老年人通过网络与家人进行联系,增加老年人和亲人之间的情感沟通。三是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由街道社工委,社区,街道卫生、民政、残联职能部门主导,探索建立健康天使服务新模式,为辖区残疾人、高龄老人(80岁以上)、失能老人提供六类医疗服务项目,以形成家庭医生与签约家庭长期、稳定、连续、可及的契约服务关系。首批确定60位签约对象,为签约对象提供血压测量、快速血糖检测、心电图检测三项服务,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健康宣教,以此建立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项目档案,进行规范管理。此外,责任医师将根据签约对象实际需要,为其提供绿色通道(双向转诊)、上门抽血、送药上门三项服务,并开展“一对一”后期医疗跟踪服务,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

  (三)构建安居生活环境。深入推进社区110自动防控系统安装,制定了补助奖励方案,提高群众安装积极性,上沙村、樟里村、老涂村群众反映较好,目前,已有412户安装这一报警系统,规范提升七都大桥出入口治安亭检查工作水平,发挥全球眼监控系统作用,加大治安管理力度,减少各类治安案件,形成人防物防相结合的安全防控体系。

  (四)加快农村文化场所建设。充分发挥“道德讲堂”的作用,农家书屋、老年活动中心、黑板报、宣传栏等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完善。建成1000多平方米的板桥文化礼堂,500多平方米的上沙社区文体中心,为引导群众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活跃广大农民的文化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设施和场所。在文化礼堂的建设的设施配备和功能设置上,注重多元化,以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文化活动场所集文化、娱乐、休闲、教育于一体,成为广大农民群众主要的集体文化活动场所,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针对农村群众对文化生活需求日趋丰富,从只习惯于看电视、玩棋牌的单一文化生活,向读书看报、跳舞、健身等多元化、高层次方向发展的趋势。

  三、深化创建,树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风尚

  近年来,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发展大局的重要位置,大力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一)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每年举办一次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和“十星文明户”、“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对已经挂牌的“十星文明户” 、“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进行动态管理,实行年初测评,年终总评,每颗星都可以流动。开展“做文明有礼七都人”主题实践等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民心。

  (二)抓好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不断加强机关、公共场所和河道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2009年七都镇荣获浙江省文明镇荣誉,文明村创建率达100%,其中省级文明村2个,市级文明村2个,区级文明村2个。

  (三)丰富群众业余生活。为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大力弘扬先进文化,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春节期间,开展送春联活动,三八妇女节、中秋节等重大期间开展文艺演出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与区文化单位对接深入开展送戏下乡,集中开展多种文艺表演和文化活动,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节日的气氛。

  (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春泥计划,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以“孩子开心、家长放心、学校称心、社会安心”为目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率全省之先于2007年4月成立了我省第一个侨乡未成年人活动基地——七都镇侨界留守儿童快乐之家春泥园地,引进温大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在每周开展一次主题教育活动,在每个暑期举办一次夏令营活动,在每个节日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引导农村未成年人懂得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规范。利用开展法律宣传、举办法制专题讲座、开展青少年维权服务等方式,不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农村未成年人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开展乡风民风评选活动。做到“好人月月评、标兵半年评、一年一总结”,打造文明乡风民风评选活动。这些文明,朴实无华的乡风民风一是来自于这里的先民祖祖辈辈留下来的祖训、族训、家规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二是来自于这里家家户户都是华侨,他(她)们将国外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带回家乡。三是来自于党的新农村建设和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成果。

  四、开展“四化”活动,营造农村人居好环境

  以创建国家级生态街道为目标,大力加强“美化、亮化、洁化、绿化”等四化活动,用农民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建设成效,激发农民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以“两无三化”、“四边三化”工作为抓手,推进乡村环境整治,2014年第一季度,“两无三化”考核累计得分236.689,全市排名第一位,拆除违章6500平方米,清扫垃圾死角673处,2484方(量)。制定《村环境卫生考核机制》,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在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各村增加清洁人员2名,做到城中村一把扫帚扫到底,不留垃圾死角和盲区;突出重点治理,加强公厕旱厕整治力度,第一批按重点公厕标准提升6座,其余均按一般公厕进行清理和设施更换,共拆除、填埋旱厕177处(566个坑);对前沙村、樟里村9处无证无照废品回收经营点进行联合整治,规范经营,受到村民好评;将樟里村坟地改造为文化休闲带;改造提升吟州农贸市场,联合工商及执法中队对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突击整治,严禁占到经营行为,在农贸市场设置管理人员,清理市场内垃圾和流动摊位及车辆停放管理。深入推进“绿满七都”行动,以七都大桥引桥两侧、纬一路两侧、全岛水系两侧等为重点绿化提升板块,营建绿色长廊、绿色小品,形成多层次、多色彩的园林绿色景观带,使七都人居环境有较为明显的提升。

  (二)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2013年,完成环岛公路一期、温商回归基地、商业水街等540亩征地指标报征工作,为岛内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基础。大力推进七都大桥,标准堤塘等一批工程建设,七都大桥横跨瓯江,实现了与市中心的交通连接,全长14.8公里的百年一遇标准堤塘经受住强台风“菲特”的考验,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垃圾转运站、纬二路一期、经三路一期已完成前期工作,渔人码头已经完成监理、施工招标,全岛截污纳管工程全面启动,其中老涂村截污纳管工程已经进入招投标阶段,板桥、樟里也已经完成地下管网调查。七都控规修编成果公示已经结束,雨水、污水、排水等地下管网专项方案、环岛景观带概念方案均已完成最后的会审,电力规划、防洪规划已完成初期规划编制,将进入会审以及最终成果编制。

  (三)推进“五水共治”工程建设。动员群众参与水环境治理,建立健全水环境保护机制,持续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做到三个“一”:形成一批数据。通过400个河道断面采样和39个水样采集,全面形成了河道基础信息、污染、水质、蓄洪、排涝、行洪方向等6大调查报告;形成一个方案。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七都实际制定五水共治(2014-2016)三年计划,明确了各年的工作重点,并把2014年定为“五水共治攻坚年”。建设一批重点工程。以治污和排涝为重点,年内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启动了老涂、樟里、板桥三个村的截污纳管工程。做好“五位一体”河道管护机制,经过2年时间的规范管理,使七都36公里河道基本建立了“水域管理、堤岸养护、河道疏浚、河面保洁、绿化维护”于一体的河道管护新机制,河道面貌明显改善,在全区起到了示范推广作用。

  今后,我们将以打造全国同类岛屿中的第一岛为总目标(即档次最高、设施最完善、环境最优美),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将七都打造成“七彩之都、生态之岛、温商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