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文明网
创首善之区 建幸福鹿城
您当前的位置 : 鹿城文明办   ->   文明创建   ->   文明行动 -->正文
巷弄里的文明“新生” !鹿城“文明焕新”街区探街记
来源: 编辑:鹿城区文明办 日期:2025年09月26日 字体:

九月末的风轻轻拂过街角,带走盛夏余热,也吹开鹿城角落的悄然新生。

9月30日,今年鹿城首批四条“文明焕新”街区将集中开街。不久前,记者提前走进五桐里、东浦小村、莲礼湾和驿头路。焕新后的街区,不只是空间的改变,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文化氛围与城市文明的细腻重塑。

第一站:滨江街道·五桐里

Chill文化里的巷弄新生

智慧谷旁的五桐里,老巷的灰暗被柔和蓝绿色墙面和错落骰子装置替代。阳光顺着巷口斜洒进来,街区弥漫着轻松气息。

五桐里是温州首个“Chill文化”(松弛、自在)街区,年轻人的潮流密码在这里悄然绽放。巷名不仅是温州话“儿童”的谐音,也寓意“种梧桐引凤凰”,与麻将“五筒”元素巧妙结合。低饱和色彩在巷弄里形成情绪递进:从“吸引”到“治愈”,再到“活力”。

墙上互动艺术、笑脸打卡点和蓝夹缬非遗元素静静铺开,等待行人驻足。记者看到,一群年轻人轻触装置,笑声在小巷里回荡。巷角,市民张女士带孩子停下脚步:“这里让人忍不住多看一眼,连路过的脚步都慢下来了。”昔日无人问津的背街小巷,正通过文化赋能焕发新活力。

第二站:南汇街道·东浦小村

味蕾与互动的沉浸长廊

时代广场旁,东浦小村七幢老旧楼宇焕然一新,化作集美食与潮流文化于一体的长廊。空气里弥漫火锅、甜点和手工饮品香气,街角霓虹灯在傍晚映出斑驳光影,吸引年轻人停下脚步。

这里已成为温州新晋“打卡胜地”:手持奶茶、柠檬水的年轻人,在互动装置前拍照留念;巧克力人搬运、创意奶茶转盘,让每个打卡点都成为社交平台的焦点。巷角,95后的郑小姐举起手机拍下同伴瞬间:“每个小细节都很有趣,根本停不下来。”

街区以“吃货IP”为主线,从原料采摘、制作到品尝,呈现完整美食体验链。四级导视系统巧妙引导人流,让每个人都能轻松探索。东浦小村焕新,不只是消费升级,更是为年轻人打造社交互动新空间。

第三站:大南街道·莲礼湾

古今交融的爱情河廊

莲礼湾位于市区得胜桥附近,沿温瑞塘河而建,680米长廊古风与现代交织。桥上情侣停步拍照,河边孩子探头看水面光影。

街区以“十里塘河,为爱并蒂”为理念,设计三条故事线:千年爱情主线、网红互动线和婚育文化线。粉黄黛瓦的古代约会场景与钢结构、玻璃材质的现代区形成对话,古今交错,时间在这里轻轻流动。

记者看到,情侣驻足互动,孩子嬉戏,文化、生活和消费在河畔自然融合。摄影师刘先生说:“这里的光影很温柔,让人忍不住多停留。”莲礼湾焕新,将厚重历史文化转化为可感、可触的当代公共生活体验,成为过去与未来间柔软的桥梁。

第四站:山福镇·驿头路

生态与社区的乡土再生

山福镇驿头路,以“青山绿水忆乡愁”为改造理念。小路两旁,废弃材料改造成可拆卸设施,乡土植物铺展微生态空间,墙面农耕彩绘讲述历史与乡愁。

驿头路通过生态标识、功能分区和文化植入实现空间再造。废弃物资源化、设施可拆卸化、植被乡土化,让社区焕新更具可持续性。

当地居民通过认领绿化区参与治理,社区认同感明显增强。这里的文明,不只是景观,更是一种生活归属感。每一寸土地都承载故事,每一次改造都在延续记忆,为乡村社区现代化治理提供借鉴。

相关链接:

文明网站:中国文明网浙江文明网温州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