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文明网
创首善之区 建幸福鹿城
您当前的位置 : 鹿城文明办   ->   文明实践   ->   志愿者风采 -->正文
鹿城伏茶再登央视!
来源: 编辑:鹿城区文明办 日期:2025年07月23日 字体:

7月22日 鹿城再度“出圈”,氤氲百年的爱心伏茶接连登上,CCTV13《新闻直播间》、CCTV2《正点财经》、CCTV17《中国三农报道》三个栏目通过镜头向全国观众展示伏茶的缘起今生。大暑时节,鹿城街头热浪翻涌。在复兴亭伏茶点,红褐色的茶汤倾注入杯,茶客们争相饮下这杯微苦回甘的“灵丹妙药”,暑气仿佛瞬间消解三分。这样的温情场景,此刻正在鹿城全区上百个伏茶点同时上演。

镜头再度聚焦复兴亭。自2013年,刘华明与几位退休老伙伴便在此坚守,十年茶香不歇,更拓展出爱心早餐、免费理发、小修小补等系列志愿服务,终成长与红日亭、三乐亭等老牌善亭齐名的“后起之秀”。

复兴亭门庭若市、长盛不衰的秘诀,不仅在于志愿服务与满腔热忱,更在于其独到考究的伏茶配方——由温州知名中草药医师黄大中亲自开具的,包含夏枯草、甘草、白茅根等15味具有清热解暑、利湿健脾功效的中草药。

近年来,为满足街坊需求,志愿者们还吸取周边茶客和常打交道的中草药店老板们的建议,对药材配方进行调整,并发展出冬夏两季配方,还添入了柑儿文等几味温州民间特色中药,进一步增强了通气健脾的功效,更契合茶客们的“温州胃”。

图片

伏茶何以风行温州?这与本地的地理气候密不可分。温州地处东南沿海,夏季炎热潮湿,碰上“上蒸下煮”的三伏天,带来的湿气较重。而中医认为暑必夹湿,所以此时最需饮用化湿解暑的伏茶。

这杯茶中沉淀的,更是传承了百余年的善意。温州伏茶习俗相传始于南宋,盛于清朝。平阳坡南街至今留有宋代茶亭遗迹,藏身于沧河巷内、始于清末的爱晚亭,时至今日仍有老人坚守着煮制伏茶的身影。也足以说明,伏茶文化不仅凝固在一砖一瓦间,更鲜活地延续在温州人的日常生活中。”

如今,这份清凉善意早已跨越地域界限。 在全市遍布的1000多个爱心伏茶站点,日均活跃着千余名志愿者。伏茶的慈善馨香还延伸至杭州西湖、丽水景宁、福建福鼎等地,用爱心传递让善举向更远的地方延续。

图片

相关链接:

文明网站:中国文明网浙江文明网温州文明网